天字大考 苦難的考驗
- 庚午年,正是民國十九年(1930),師尊與師母同領天命,成為普渡三曹的一代明師。雖說這一切自有上天的用意,然而對師尊、師母而言,卻是一場苦難考驗的開始。
- 當在這場影響深遠的「八卦爐會」畢班後,各地的十七代祖信眾,獲悉師尊、師母同領天命的事,確實造成不小的衝擊。不相信者開始恥笑師母,甚至有在單縣四個城門張貼告示,攻擊師母,而師母的親戚、族人,由於不了解,大多對此事難以接受。
但是接了之後,確實是一場讓師母也想像不到的考驗,師母本來有兩千個弟子,一個都沒有留下,通通離她而去,而且,她的親人和弟子們還一起在單縣的四個城門貼了告示,說我們從此不認這個人,真是情何以堪?對弟子們來說,事實上他們心裡也很惶恐,不知道該怎麼辦,大家批評,他也跟著講,當時大家都離開道場,後來也有人回頭重新再辦。
默默的承受 二千弟子離散
- 師尊也因此暫走避鄉下,這一切師母都選擇默默的承受,不作任何的辯駁。菩薩的精神就是無怨無悔的付出,默默承受來自外界的批評。師母原靈就是月慧菩薩乘願再來,菩薩精神的示現,盡在往後一次又一次的磨難中。
- 當同領天命後的一年間,原本在單縣跟隨孫師母修辦道的二千多位同修,經歷這場大考後,也大多離散而去。面對不時而來的冷言冷語,師母總是委曲求全,從不作辯駁。怎知這也正是上天對徒兒們的一場大考,事後知道這被稱為「天字大考」的一場考驗。
信心的考驗
- 有些道場中人,因為看不清楚上天的用意,誤以此事違背倫常,而大加批評,這些人不久都離開道場,也有從此獨立出去自辦,但道務就漸漸辦不開,終究消聲躡跡。今天看來,當年的這場考驗,自有上天很深的用意在。
- 今天,當我們回顧這場上天給的「天字大考」,終究是一場信心與智慧的刷洗。 一些對師尊、師母同領天命沒有信心的人,就分裂出去自己辦,但都漸漸辦不開道場,逐漸消逝。
後學寫師母傳寫到這一段的時候,寫不下去,兩位老大人爲救眾生承擔的那份心,很多人看不清楚,這是信心的考驗,爲了接天命要承受很多,而認同他們,願意跟他們在一起的只有兩個推車的跟兩位三才,胡桂金、閻步隆、馬玉華、王學尊,他們都很年輕。六個人回去濟南,一路上走得很辛苦,內心很傷痛,走到哪裡,只要有道親都會罵,被罵得最兇是師母,發生這種事情坤道的承擔是非常大的,現在社會還是這樣,師母只有默默承受,不作任何辯駁,前後將近一年的時間。
師母回天後十四年,在民國七十八年的一次臨壇慈訓,說到:「昔日,吾不敢出門,惟恐影響道務。又不忍見諸位愛徒,為道務犧牲心力憔悴,又要常常受官考。不僅 皇母蓮前萬叩,幾乎天天如此。想起吾的身體,本來高壯無比,為整月叩求 皇母,膝下叩求 皇母,而影響筋路,又要擔眾生的罪業。故而求上天慈憫,所有眾生的罪,師母一人承擔,讓此道務宏展,印證大道之至尊至貴,印證天命之大,寧願受軟禁無怨悔。」這段由師母臨壇所親自道出的話,最能清楚表達師母來臺灣二十一年,為眾生那份頂劫承擔的精神。
師母的菩薩精神,唯願喚醒迷昧的眾生,更具體展現在五大承擔中:
- 天命承擔(1930):十九年師尊師母同領天命,一年多的天字大考,師母有二千個弟子離她而去,為眾生一切只有默默的承擔。
- 考魔承擔(1936):二十五年,師尊有金陵五老爐、三百日的南京受考,師母一人扛下重擔,到處去關心徒兒,安撫道親,還得忍受喪失信心者的恥笑。
- 苦心承擔(1942):三十一年,一場無明的智慧考,最後由師母一人承擔,在北平自囚三年,才平息這場考驗。
- 懺悔承擔(1948):三十六年,師尊回天,日月換肩,師母一肩扛起三曹重任,日月叩求,隔年,終得 老母的懺悔令,召開有始以來第一次的全國大懺悔班。
- 頂劫承擔(1954):四十三年,一代明師抵臺,神州轉蓬萊,開啟道運的新局。來臺二十一年,日夜叩求上天,官考免,道務展,終能一花開九葉,道傳萬國九洲。
以上師母的五大承擔,僅是擇其要項,略作報告,實不足以盡述師母老大人的德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