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序言】
道統初祖伏羲,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發現天地間陰陽造化的奧秘,是以「–」代表陽,以「––」代表陰,一陰一陽的變化就是「道」,此即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。」再將陰區相疊後,一生二、二生三,陰陽相合成二爻時,就有四種變化,再加一爻進來,三爻就有了八種的變化,這就是八卦的由來。至於八卦的方位,則是根據河圖、洛書的象術,以成伏羲的先天八|卦。再以八卦相疊成六十四卦,這就完成了《易經》的內容。
《易經》的六十四卦,每卦都有卦辭及爻辭,每一卦有六爻,總共三百八十四爻。 每一爻的爻辭,對ト卦者而言,即是斷吉凶禍福的主要依據。重點是,如何能爲每一爻定內容,非聖人無以爲功。因此,《易經》歷伏羲、文王、孔子三位聖人而成,是爲卦辭、象辭、爻辭及文言之由來,後世則遵循聖人之作,不能有所更替。
道是無所不在,又離一切言語文字,因此,聖人作《易經》六十四卦,以闡述天地間六十四種變化的道理。從這些道理中,可以了解「道」的內涵。因此,對白修士而言,求道、修道、辦道、行道、成道的過程,就是一段悟道的過程。要如何能了悟道理,非熟讀《易經》不爲功。是故孔子五十而學易,七十能從心所欲不踰矩,應爲《易經》智慧的展現。然而,《易經》並非只是一部數術占卜之書,更多是一位成德君子,進德修業所必要依循的道理。
現代人的生活智慧
《易經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部書,被譽爲群經之首,古文用字非常簡要,因而現代人不易讀懂,使《易經》變成了難經。尙且《易經》還有數術易理,佔ト秘意,更是不易了解。因此,非學上三、五年以上,實難以讀通了解,此亦爲後學遲遲未能用心學《易經》的原因。2012年,一次一偶然的機緣,一位來自美國的雙博士(中文、宗教),是一位中文很流利的美國人,來臺灣的目的是爲了研究一貫道。專程來到台北一貫書苑拜會,相談之下,才知道他對師尊所畫的《一貫道脈圖解》非常有興趣研究,而且還正著手翻譯中,也令後學很汗顏,由於不了解易經,所以一直以來,對師尊老大人留下來的這份資料,難以讀懂。由於這位美國雙博士的激勵,讓後學覺得是到了該好好學習《易經》的時候了。於是就開始在書苑安排《易經》課程,以教學相長的方式,一方面自我學習,一方面利用課堂上的講授,相互切磋。每兩週一次,至今己上了將近二十五卦矣。
由於《易經》的道理很豐富,含蓋的範圍也很廣,本書所講述的內容將著重於生活上的應用爲主,期待能將易經的道理,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作爲進德修業很好的依據,學習聖人的生活智慧。
本書爲《生活易經》第一卷,講述的是前十二卦,從《易經》的簡介開始,講到否卦爲止。「乾卦」,以龍的變化,來講天德的道理,及君子應效法天的精神,做到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。「坤卦」,講地的德性,君子應該學習大地厚德載物的精神。乾坤兩卦是整部易經的基本卦,其他的六十二卦,基本上都是由乾、坤兩卦而來。首先是「屯卦」,代表天地造化的開始,也有萬事起頭難的意思。接下來是「蒙卦」是關於教育的卦,所以說「啓蒙教育」。「需卦」,講的是應機所需的智慧。但一切的需求,要以誠信爲原則。「頌卦」,講爭訟之道。由於需求分配不均,就會產生爭訟,如何使民不爭,就要了解爭訟之道。「師卦」,因爭訟不決,所以接下來就有出兵打仗的師卦。「比卦」,則是談交朋友的道理,也有輔佐的意思。「小畜卦」,談積蓄之道,但僅是小有積蓄,代表一種開頭的努力。「履卦」,有履行、實踐的意思。履者禮也,所以履卦也有依循禮而行的內涵。「泰卦」,講國泰民安的道理。「否卦」,則是警惕泰極否來的道理,代表一種僵化不通的現象。以上十二卦是本書所講述的內容,其他各卦則留待後續的整理出版。